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彭德怀老总受命回国,开始着手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事务。经过这场生死攸关的战争洗礼,彭总对解放军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全面、更加精准的理解。他意识到,解放军必须进行一场系统的改革,推动军队的正规化与现代化,这成为他任职期间最为重要的目标和责任。
当时,解放军总参谋长是粟裕大将,负责全面军事指挥。而在9位副总参谋长中,陈赓大将主要负责作战,张宗逊上将主抓训练,李克农上将负责情报工作,张爱萍上将则担任军事行政管理。其余五位副总参谋长多为各大军区司令员兼职,但实际上并未完全履行职务。彭总给总参谋部下达的任务是,利用5到10年的时间,在武器装备现代化、编制体制合理化、军事制度和军事训练正规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这些任务中,最为紧迫的便是军队的精简与整编。为了彻底推行这一改革,彭总知道必须依赖一位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敢于承担责任。因此,他决定召回自己在红三军团时期的得力助手张爱萍,调任到北京来参与这一艰巨的改革任务。
展开剩余79%在张爱萍报到时,彭总亲自询问:“整编工作肯定会得罪很多人,你有信心吗?”张爱萍坚定回答:“只要你有我,我就有信心。”听到这番话,彭总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既然决定要做,就不要畏惧,要果断,做到大刀阔斧。从今天起,你就搬到总参来办公吧!”
在张爱萍到任之前,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我军已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精简整编,解放军的兵力从原来的627万人缩减至407万人,裁减幅度达到220万。到了1954年,彭总主持军委工作时,依照毛主席的指示,再次提出要进一步精简军队总兵力,目标是削减20%。彭总要求张爱萍在两年内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经历了22年艰苦奋斗,人民军队已不仅培养出了众多英勇的将领,还建立了若干支具有光辉历史的部队。然而,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大规模的精简,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深思熟虑的决策,特别是牵涉到各军种之间的整合,问题的复杂性不言而喻。
当时我军分为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和公安军五个军种。张爱萍认为,应该裁撤防空军和公安军,只保留海陆空三大军种。我国地域广阔,关键目标众多,因此建国初期仿照苏联成立了防空军,专责防空任务。防空军划分为地面防空和空中防空,依赖高炮、雷达、情报和探照灯等小兵种进行地面防空,而空中防空则依靠歼击机编队。
然而,由于我国的防空力量远不如苏联那般充裕,许多设施都依赖空军支援,久而久之,空军便开始能独立承担地面与空中的防御任务。防空军逐渐沦为配角,最终在整编的大背景下成为了裁撤的对象。可问题是,谁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部队被裁撤、被吞并?尤其是时任防空军司令员的杨成武将军,对这一决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为了说服杨成武,张爱萍亲自上门与他沟通,但始终未能见到对方。
有一次,在一次讨论会上,张爱萍再次提出防空军裁撤的议题,杨成武强硬回应道:“吃我?从来都是我的部队吃掉别人!”张爱萍也愤怒回应:“今天,我就是要吃掉你!”这场激烈的争论一度使得会议中断,事态逐渐引起了中央的关注。最终,在中央的调解下,防空军被正式裁撤,并入了空军,空军随之建立了空防一体的新体制。
关于公安军的裁撤,也经历了一些波折。1950年4月,中央将解放军陆军中的一部分编为公安部队,包括正规公安部队、地方公安部队和边防公安武装,由罗瑞卿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公安军肩负着保护国家重要设施、维护社会治安、警备城市以及守卫边疆等多重任务。1955年,公安部队正式更名为公安军,成为解放军的一个独立军种,下辖40万人。然而,关于公安军的未来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罗瑞卿倾向于保留公安军,而张爱萍则主张削减。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中央最终决定将公安军领导机关合并为总参谋部警备部,从此公安军作为一个军种彻底消失。
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整编,解放军的五大军种变为三大军种,新增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防化兵等兵种,形成了三大军种六大兵种的新格局。同时,军委的总部领导机构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原本的八大总部合并为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被裁撤的五个总部分别是总干部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总财务部、总军械部和训练总监部。
从1957年初到1958年底,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解放军步兵精简了51.2%,各级机关精简了27%,全军总人数降至237万人。这一轮改革中,解放军的陆军被削减了约2/3,而海军、空军和特种兵的比例则有所上升,成为全军人数的32%。这一历史性变革标志着人民解放军逐渐迈向了从单一陆军体系向合成军模式的过渡,对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首这段在总参谋部的岁月,张爱萍晚年深情地回忆道:“粟裕同志担任总长时,是总参最好的时期,也是我最愉快的时光,可以说是军队建设最成功的时期。”她还提到:“彭老总负责军委工作时,只要是正确的意见,他都会接纳。这段时期,是军队建设最辉煌的时刻。”
发布于:天津市金时资产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